SQF认证辅导-建立严密链条之SQF体系下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
2.5 SQF 体系验证
2.5.1 确认和有效性(强制性)
2.5.1.1 确保 SQF 方案所有适用要素有效性的方法、责任和标准应形成书面文件、遵照实施并有效。应用的方法应确保:
i. 良好生产规范已被确认,确保其达到预期目的;
ii. 关键食品安全限值每年审查一次,并在发生变更时根据监管标准重新验证或证明其合理性;以及
iii. 流程或程序的变更经过评估,确保控制措施仍然有效。
应保留所有确认活动的记录。
2.5.2 验证活动(强制性)
2.5.2.1 良好生产规范、关键控制点、其他食品安全控制以及已认证产品合法性的监控的验证方法、责任和标准应形成书面文件,并遵照实施。所应用的方法应确保负责验证监控活动的人员授权每一项被验证的记录。
2.5.2.2 应准备和实施验证计划,概述验证活动、完成频率和每次活动的负责人。
应留存监督活动的验证记录。
2.5.3 纠正和预防措施(强制性)
2.5.3.1 概述如何确定、实施和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方法和责任应形成书面文件并遵照实施。程序应包括:
i. 根本原因的识别;以及
ii. 关键食品安全限值的不符合以及严重违反食品安全要求的解决方法。
应保留不符合项的所有调查和解决方案的记录,包括其纠正和预防措施。
2.5.4 内部审核和检查(强制性)
2.5.4.1 计划实施内部审核以验证 SQF 体系有效性的方法和责任应形成书面文件,并遵照实施。内部审核应至少每年完整进行一次。应用的方法应确保:
i. “SQF 食品安全规范:根据 SQF 审核清单或类似工具对初级动物生产进行审核,并记录客观证据以验证合规和/或不合规;
ii. 针对内部审核期间识别的不足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iii. 审核结果与相关管理人员及负责实施和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员工沟通;
iv. 内部审核实施的对场所提供安全动物产品的能力有影响的变更,导致对食品安全计划、良好生产规范和 SQF 体系其他方面的评审(参见 2.3.1.3);以及
v. 保留内部审核以及因内部审核而采取的任何纠正和纠正措施记录。
2.5.4.2 进行内部审核的人员应接受培训,并有能力执行内部审核程序。进行内部审核的人员应酌情独立于被审核的部门。
2.5.4.3 应计划并实施动物产品生产期间的定期检查,以验证良好生产规范和建筑/设备维护是否符合适用的 SQF 食品安全规范。场所应:
i. 采取整改或纠正和预防措施;及
ii. 保留检查和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的记录。
2.6 产品可追溯性和危机管理
2.6.1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强制性)
2.6.1.1用于产品识别系统的责任和方法应形成书面文件并遵照实施,以确保:
i. 农业投入品、半成品和动物产品在接收、运营、储藏、运送和运输的所有阶段被明确标识;以及
ii. 所有动物产品根据客户技术规格和/或法规要求加以识别和/或贴上标签;以及
iii. 应留存产品标识记录。
2.6.1.2用于追溯产品的责任和方法应形成书面文件并遵照实施,以确保:
i. 动物产品可追溯至客户(顺向),提供从农业投入品供应商以及投入品、材料和其他投入品的接收日期的整个流程的可追溯性(逆向);
ii. 产品返工时也应保持可追溯性(参见 2.4.3);及
iii. 产品追溯系统的有效性应作为产品召回和撤回评审的一部分,至少每年评审一次(参见 2.6.2.1)。
应留存农业投入品和包装接收和使用、成品发货和目的地的记录。
2.6.2 产品撤回和召回(强制性)
2.6.2.1关于撤回或召回产品的责任和方法应形成书面文件,并遵照实施。程序应:
i. 明确发起、管理和调查产品撤回或召回的负责人员;
ii. 描述场所管理层应实施的程序;
iii. 说明沟通计划,以适合该事件性质的及时方式通知客户、消费者、主管机关和其他必要的机构;
iv. 描述至少每年对撤回和召回制度进行评审、测试和验证的方法(模拟召回);以及
v. 确保 SQFI、认证机构和适当的监管机构被列为必要组织,并应得到公众性质食品安全事件或产品召回的通知。
应保留所有产品撤回、召回和模拟召回的记录。
2.6.2.2进行调查以确定撤回或召回的原因,调查和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详情应形成书面文件并记录。
2.6.2.3发现需要公示的食品安全事件时,应在二十四 (24) 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知 SQFI 和认证机构。应发送电子邮件至 foodsafetycrisis@sqfi.com,通知 SQFI。
2.6.3 危机管理计划
2.6.3.1危机管理计划的实施方法和责任应形成书面文件并遵照实施。该计划应包括:
i. 列出已知的潜在的可能会影响场所提供安全食品能力的危险(如洪水、干旱、火灾、海啸或其他的恶劣天气,或区域事件,如疫情、战争或内乱);
ii. 指定场所管理层负责危机管理计划的决策、监督、沟通和管理;以及
iii. 控制措施,以确保任何受影响的产品被识别、隔离和适当处置。
2.6.3.2应至少每年对危机管理计划进行评审、测试和验证,并记录差距和适当的纠正措施。
应留存危机管理计划的评审记录。